手机厂商唯“芯”论可以休矣
![]() 元机的小米5c上,但终因效果不佳及后续资金投入等,无疾而终。 时至2020年的今天,业内因为OPPO“马里亚纳”计划的曝光再次提及这个话题,那么,与此前相比,这些中国手机厂商做自主手机芯片机会几何? 在我们探讨之前,有必要明确一下手机芯片的概念。由于手机芯片的搞复杂性和整合性,其涉及的所谓芯片种类繁多,但通常而言,一个手机芯片(SoC,System on Chip)主要由两个核心部分组成,分别是应用处理器芯片 AP(Application Processor)和基带芯片 BP(Baseband Processor)。前者主要是用于处理手机内的各种应用、数据运算等,而后者则主要用于实现手机的电话和数据上网功能,日常提及的4G、5G网络都和基带芯片相关。而业内在探讨手机芯片时,也多主要是指这两个核心部分,所以我们的探讨也主要集中于此。 AP:技术迭代如逆水行舟,一篙松劲退千寻 众所周知,芯片性能的提升、晶体管数量、功耗/发热降低,都依赖制程工艺的提高。而这几项因素又直接关联到手机的整体性能和使用体验。故近年来,手机厂商在争相采用更新的芯片制程工艺,加速了制程技术的演进周期。
以现在在制程技术领先的台积电为例,在2011年,其还是以28nm制程为主,历经4年才进入到16nm制程。但此后,制程技术升级周期不断缩短,尤其是随着智能手机市场竞争的加剧,出于竞争和不断提升用户体验的需求,尽管制程技术的难度加大,但升级周期反而在变短。例如从10nm到7nm再到7nm+,甚至是今年的5nm,制程几乎是每一年就升级一代。随之而来的手机芯片厂商性能和成本的提升。 (编辑:阳江站长网) 【声明】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,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! |